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。
然而,不幸的是,很多人都以為佛法在寺廟裡,在像枯木般的打坐中,在想破頭也看不懂的艱澀經文中,在千篇一律的膜拜儀式裡,甚至要躲到深山裡又饑又渴的自虐,才是學佛修行。
佛陀早就說過了,佛法在世間,就在你的家裡,就在你的辦公室裡,在街道或公車上,在百貨公司,在電影院、KTV、美食餐廳裡,在你執迷的GUCCI包包上面,在你最愛的AMANI西裝或BMW名車裡,佛法,就在你活著的每一個當下裡。
很多學佛的朋友告訴我,學佛就要看完三部十二藏經,就要背熟很多佛學的專有名詞,要像佛陀那樣托缽行乞,要像佛陀那樣捨棄家人財產,連表情也要像佛陀那樣安祥微笑。
突然間,我似乎看到西方淨土裡,有數不盡的佛在那裡托缽,每個人的臉都像是戴上佛陀的招牌式面具,面帶微笑雙眼半閤,活像涅槃工廠大量生產出來的罐頭佛陀,大家都一模一樣,誰也分不清誰是誰。
老實說,如果西方淨土真是這模樣,我寧可在苦海裡淹死,也不要成佛。
走自己的路吧!別當大量生產的「罐頭佛」
佛法的本意是超凡智慧,但真正的智慧,是來自於個人內在體悟的。悟這個東西是屬於自性的,是個性化的,每個人都不同,每個人的悟都是獨一無二的。(悟這個字不就是由吾心組成的嗎?由五種感官眼耳鼻舌身體驗接受到的滋味,通通入心,才會有所悟。你的五感不同於我的五感,甚至天差地別,悟這個東西,怎麼可能用佛經或語言來傳承呢?)
同樣的道理,智慧也無法像在量販店裡大量流通的罐頭,雖然透過說法和文字,可以讓人有所啟發或醒覺,但真正的智慧,是需要每個人吸收了外界種種因緣,在內心消化吸收後才會出現的。
人生是苦,這是佛陀的體悟,如果你沒有自己去人生苦海裡痛苦一番,你永遠不知苦是什麼滋味,佛陀的苦是佛陀的,永遠不可能是你的。
同樣的,佛陀的覺悟和快樂,也是屬於佛陀自己的,如果你不自己去體驗、觀照,你永遠不知道佛陀的悟和快樂是怎麼一回事,頂多是多唸幾次經,根據佛經的描述,自己用頭腦想像罷了。
很不幸的,我們都誤解了佛陀本意,我們都為了急著想離苦而喪失自我,很多人都還沒有搞清楚修行是「個體化」的體驗和觀照,就急著把「自性」丟掉,把家人親人否定掉,甚至還搞不懂什麼是我執和空,就像丟掉垃圾一樣,逼著頭腦把我執刪除,這就好像你逼一台電腦要他自己消除所有程式和作業系統,這台電腦遇到這樣矛盾且衝突的指令,必然程式錯亂當機停擺。
大家醒了嗎?很多學佛學到得憂鬱症或精神分裂,都是這樣來的。
這本書,不是給已經開悟得道的高僧大德看的。這本書,也不是給已經體驗過人生,經過嚴格且專業訓練的修行者看的。這本書,是給那些還活在娑婆紅塵裡,還要為三餐,為房貸、孩子學費和柴米油鹽醬醋茶煩惱的凡人看的。
或許,我所說的不是最完美的,也不見得適用所有人,但這些卻是我自己親身體悟的,相對的,有很多人說的法很漂亮很完美,境界很高,卻不見得是他們自己體悟的東西。
因此,各位高僧大德也沒有必要再寫信來抨擊或指正,我只是把我想說的說給大家作參考,並不是要顛覆傳統佛教或某些大師,畢竟,佛法是無所不容,是柔軟且有大慈悲心的,而且法無定法,應隨各人因緣不同而現,大家就不要在文意或意識型態的蝸牛角上爭什麼了。
修行是你個人的功課,關佛什麼事?
原始佛教沒有像現在的佛教,有那麼繁複和形式化的規定,反而更注重個人的體悟和覺醒,更注重內在的心法,反而不重形式的規範。
因為,個人的覺悟,必定來自個人獨有的因緣和際遇,那是人人不同,無法複製的,為了覺悟,你可以選擇出家或到深山苦修,但那只是眾多選擇之一,不是必然的過程,真正覺醒的人,只要懂得往內在去觀照、修行,他在什麼地方,擁有什麼身份,穿夜市的便宜貨,或是穿AMANI的名牌西裝,手拿紅白塑膠袋或是CUCCI包,都不妨礙他或她的修行和體悟,只要懂得保持覺知,懂得不執著於這些因緣聚合的東西,萬事萬物都不會成為修行上的罣礙。
然而,很多學佛的人都跳不出佛陀的劇本,總認為學佛修行就是要去模仿二千五百年前佛陀的生活方式和觀點,才能像佛陀那樣到達涅槃的境界,這種執著,說穿了也是一種妄見,畢竟佛陀的時空因緣已和現在不同,如果學佛的人太執著佛的劇本,也等於違反了佛法的本質,不僅矛盾,也讓人感到可悲,體悟修行是你個人的功課,關佛什麼事?
如果大家能跳脫狹窄的修行概念,就會發現,真正的覺醒者和修行者,是隱藏在各行各業中的,很多人不識字,但能勇敢面對人生的實相和無常,反而比很多出家眾更懂得人性,更懂得什麼才是「解脫」。這些人可能是家產百億的企業家,可能是煮麵的師傅,可能是掃地掃了幾十年的清潔工,可能是市場賣菜的小販,也可能是風月場所裡送往迎來的媽媽桑。
關於這系列以佛陀名號為引子的書,本來我只想寫到三本成為三部曲就停筆,但有太多讀者問了太多讓我憂心的問題,雖然我已經盡量把佛法用現代白話,盡可能用大家聽得懂的語法和例子來說,然而,還是有太多讀者不瞭解佛法的本來意涵是什麼,因此,我只好繼續往下寫。
然而,這本已是第五本,我想,我該說的也應該全部說完了,所謂佛度有緣人,如果讀者還有誤解或不解處,也請讀者自己再把這五本書多看幾遍,且用心去看,因為,我實在不想一直重覆寫同樣的東西,所以,這本書將是這個佛陀系列書的最後一本,日後這系列的書我不會再寫了,但讀者仍有問題,還是可以寫電郵給我,我能回答的,一定儘量回答。
我寫這幾本書,不求名也不為利,只誠摯希望這些書可以當鬧鐘或小石頭,讓有些人因此覺醒,發現自己仍在夢中,如此,我發願的使命就可說是完成了。如果有讀者看得懂我的書,也因此有所啟示或覺醒,也希望大家一起推廣「自力覺醒」這個理念,不分宗教、種族、國籍或身份,人人可用,人人都可覺醒,因為,佛說的眾生皆有佛性,是真實不虛的真理,如果你也看見這個真理,就先從自己開始,去找回自己的本來面目吧!
公告版位
- Jan 04 Fri 2008 18:27
你可以成佛,卻不能成為悉達多 ~ 作者的話-佛陀系列的書,這是最後一本了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