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我們都有自已獨立的思考與判斷力,這是我們之所以為人的道理,但今世社會資訊龐雜、變動快速,應變能力與反射動作,常是我們生存的法則,但長此以往,不單造成人際關係緊張,生命的品質下降,也喪失了原有的真樸。尋找人生的道理,成為現代人常見的課題,但在如此的環境下,往何處尋?怎麼下手?尋的是什麼?便成了第一課程。
《牛稠溪的嗚咽》是一部小品文,以牛稠溪為經,作者本身為緯,將一生所悟,本有的智慧,以一個篇章一個概念,化在文章之中。
這不是言語、文字相傳的知識。然而,我把尋找的智慧,做成了記錄,我來到大家的面前,把尋找的智慧交給了你們。
作者將文字化成了手,牽引我們的思緒,讓我們清楚而明白,不論是「生命真理」或是「物欲滿足」,那全都是一場滿足或不滿足的追尋。
事實上,有很多人,探討「生命真理」,但,有更多的人,尋找物欲上的滿足,尋找再尋找,仍然是不滿足的滿足。
智者尋找真理。
愚者尋找物欲。
問題是:「尋找到了嗎?」「找著了沒有?」
那我們應該尋的是什麼?作者導引我們思索。其實世間事物沒有一樣是永恆的,高山會傾倒,溪水會乾涸,蒼海會成桑田,現在會成歷史,所有的一切都在變動,連牛稠溪也被改名為朴子溪,變了,變了,全變了!在不停歇變動之中還有什麼是不變的?
世界全在變。
但盧勝彥永遠不變。
我所講的「不變」,是盧勝彥體悟到的……………
恆在而不變。
如果你能靜心下來,想一想,順著作者的手所指引的方向望去,答案就在彼岸嗎?讓作者為您執槳,尋生命的智慧去吧!
PS:轉自大燈文化出版社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